主页 > 天下 > 社会观察 > > 正文

得不到足够支持的上海疫情一线基层在崩溃:上海居委会书记纷纷发公开信

炎黄综合 2022-04-07 20:38:23

“一线忙没问题,支援呢,支持呢。一线耗材用尽,战线总溃退么?”

上海市浦东新区云台路183弄昌里花园居委书记的公开信

各位尊敬的昌里花园的居民朋友:

可能,这是我作为这个居民区书记,最后一次用这个身份向大家发布信息了,这一天肯定会到来,只是没想到这么快。

昨晚街道工作群,一如既往的布置今天的工作:全员核酸检测,前一天的核酸结果小区里还有一部分的居民没有出来,今天又要开始新一轮,我们担心这样的操作模式会不会引起新的感染,我们居民、志愿者在核酸中是否会有风险,连续核酸超负荷的工作后,他们的身体免疫力是否足以抵挡病毒。

疾控信息的滞后,谁是阳性谁是密接,我们不知道;半夜偷偷跑到楼道帮居民进行采样,甚至名单管子错了都不会告知一下我们。十人一管和二十人一管的异常管子,涉及几十户人家,上门核酸后,居民健康云上自己查询阴性,但我们一直没有收到解封通知,甚至过程中出现两名健康云阴性报告已出,但收到街道确诊阳性的通知,我们也很迷茫,这究竟是哪里有问题?

一天天说的“应转尽转”,那到底什么时候转,我们都不知道;65岁以上不转,外国人不转

面对一些在夜晚冷风中瑟瑟发抖等待转运的居民,你们可以轻描淡写的一句,车子会来的,你们等一下,这一等就是几个小时,而我们面对的则是因为车子过不来居民的气愤、不解、甚至是谩骂。我们也心疼自己的居民,当听到被接走的阳性居民在大巴上辗转一夜12个小时还未找到接收点,我们也很焦虑,但是我们只能默默接受,面对新一批转运人员,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劝说他们转运,我们不知道他们出去后会面对如何的境地。

3月11日被召集起来住在居委,历经了10天,不能回家,不能看父母不能看孩子,每天睡个2-3小时甚至不睡;

3月24日开始,我们被召集全员到岗,直至今日,不能回家,不能看望家人,不能洗澡,甚至多次早饭,午饭都没有吃到,下午2,3点吃午饭是常态化,不行吃个方便面,有些社工的药断了我们也没地方去配,还坚持在岗位上,没有人为我们解决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整整15天了,我们没有洗过澡,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即使凌晨3点街道还在发核酸检测的指令和异管派单,阳性转运,数据核对,甚至自己家人被封在小区是不是得到基本保障我们都不清楚,我开始逐渐害怕电话里听到家人诉说着:儿子,我药还有,吃的都有,你别担心,好好工作。其实药配了多少,家里还有多少菜,我们能不清楚吗?儿子不孝,无法在二老的身边服侍,请见谅!

每一次居民需要问我们相关政策也好,解封的时间也罢,相关文件也好,太多太多我们基层最需要第一时间知道的,我们都不知道。

面对断药健康受威胁的居民;面对接到病危通知书要去医院的居民;面对要去医院做化疗、血透等的居民;面对出现病危症状继续等120急救的居民。我们只能一遍遍电话街道希望快速协调,哭着不断的拨打120,希望能快点接通,能帮助安排车辆,120的回答是等待,前面还有很多人在排队,你们居委应该自己想办法派车送人,请问我们自己都被封控了,怎么去送,即使外面有车,普通的车他符合转运条件吗?有阳性确诊的,疑似的病人突发疾病,不是专业的负压救护车,我们能自己转运吗?谁来承担这病毒扩散的风险,谁来保护我们的社工自身安全?

然而上级唯一的命令就是,一定要安抚好社工情绪,安抚好居民情绪,上面的指令,是死命令,必须要执行。

时至今日,我们居委社工一例阳性(已经转运),我们全员密接(至今无人问津和转运,按理密接也应及时转运),从确诊的第一天起,我们就被隔离在居委,没有休息,没有对应的补给,每天工作时长超过16个小时,凌晨核查排摸异常混管是常态,有些女同志甚至已经情绪崩溃、嚎啕大哭,每天无数个的电话,面对1847户居民的各种诉求,我们无力承担和回答,我们也是某个人的孩子、丈夫、妻子或是孩子,我们也是一群平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底线。

我们小区的垃圾清运,那么多的封控人员及阳性未转运人员,除此之外还要处理26个楼道居民的生活垃圾,保洁工连轴超负荷运转,都已经在罢工的边缘,小区保安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人手少,快递搬运量极大,还有很多团购的货物首先要运送到大门以内,还要帮助居委分发运输蔬菜和大礼包,楼道的消杀,超负荷的工作,体力透支,几个保安都倒下了。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小区的居民做了数不清的全员核酸,几乎没有一次,医护人员是准点到的,我们理解医护人员第一线的辛苦远甚于我们,但也请理解下我们几十个老中青都有的志愿者,从清晨6点就站在冷风里苦等几个小时没有医护的苦,倒春寒的清晨特别的冷,难道就不能在时间衔接上做的更精准一点吗?

去年11月,我来到这里,整整5个月,经历了3次封楼,2次封闭小区,累积九次全员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我带着自己手底下这群“小朋友”已经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但是现在的形势,让我感到力不从心了。整整四千多人的基本保障全部压在居委8个人身上,而我们作为最底层的社工,又有多大的能力去解决如此大量人员的生活保障,没有人员,没有物资保障,街道委派的10个军保队员,第一天来了就因接触居委属于次密接,全部自我隔离在活动室,7天后解除隔离,说不做了,全部卷铺盖走人,留下一地狼藉。

今天,又要布置全员核酸,又要组织居民下楼进行采样,而小区内的阳性病例和密接人员,只转走了部分,疾控信息严重的滞后,甚至4月4日采样的管子异常,我们今天早上才收到,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志愿者承担着不该承担的风险,居民随时面临着可能交叉感染的风险,24小时内两次核酸,为什么就不可以等到小区的病例和密接都转运之后再进行全员筛查呢?可是,“上面的指令,是死命令”,是的,下死命令的都是从没去过核酸检测现场的人,他们甚至可能都不知道,防护服、手套、脚套等防疫物资的缺乏,为了这样的一道命令,可能有多少一线工作人员跟志愿者会被感染,有多少的人会无眠。

最后,我要感谢我们社区各个楼道的志愿者们和社区的大白们,他们才是社区中的英雄,无论是党员还是普通群众,总有那么一些人始终坚持在防疫第一线不惧风险,负责送快递的,楼道管控的,建群团购的,助老服务的,核酸检测的,楼道消杀的,一场疫情让我看到人间还有真情在,虽然各种群里总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说这些话的人往往喜欢躲在背后放冷枪,请这些朋友们大胆的站到前台来,有那么多时间去批评,还不如用你的真心来为楼道里的居民们助一臂之力,谢谢大家。

2022年的春天似乎来得特别晚,看着窗外的绿意盎然,鸟鸣花香,感觉春天快来了,但不知道我们是否还能坚持到那一天。

昌里花园居民区党总支部书记 吴颖川

2022.4.7

 

上海市黄浦区鲁班路五里桥街道海悦花园居委书记的公开信

海悦居委PDF文稿.pdf (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海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

致海悦居民

马胜烨 爱满海悦 2022-04-07 01:30

现在是2022年4月6日23:37 刚结束五里桥街道的视频会议,办公室其他社工(最后坚持在我身边的3个)都已经睡着了。

只有我一个,异常的清醒。

可能,这是我作为这个公众号的小编,最后一次用这个平台向大家发布信息了,这一天肯定会来,但没想到的是,会一下子提早。

视频会议,一如既往的布置明天的工作:核酸 采样、抗原试剂。仿佛一下子,居委的工作除除了组织核酸采样,除了发放抗原试剂,已经不 需要再干其他的了。

不过想想,也确实。疾控跳过我们,谁是阳性谁是密接,我们不知道;

居民封控这么久,除了发放了一次食材礼包之 后,啥也没有,面对居民的责问,该怎么回答,我们不知道; 3月15日被召集起来住在居委,二十多天不能洗澡,不能回家,不能看父母不能看孩子,每天 睡个几小时,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不知道;

太多太多我们基层最需要第一时间知道的,我们都不知道。

我们唯一知道的是,一定要安抚好社工情绪,安抚好居民情绪,上面的指令,是死命令,必须要执行。

我们小区的垃圾收运通道,只能容纳一辆收运车进出,同时来了两台,堵住了,垃圾车司机抱怨,一个电话打给市容老总,老总一个电话打给街道领导,街道领导一个电话打给我,不 听解释,威胁我说,再发生这类事情,就不收垃圾,让居民来找居委物业吵; 居委公众号转发了一篇包含居民自发团购链接的推文,被认作站错阵营站错队,所谓的“老人”对我进行恶意辱骂,骂我是“软脚蟹”,把我踢出志愿者微信群,导致工作无法开展,大局为重,我一忍再忍,直至今天,还受到小区某几个“老人”的责难,甚至是以向上举报相威协;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小区的居民做了不少于10 次的全员核酸,几乎没有一次,医护人员是准点到的,我们理解医护人员第-线的辛苦远甚 于我们,但也请理解下我们几十个老中青都有的志愿者,从清晨5点半就站在冷风里苦等2小 时没有医护的苦,倒春寒的清晨特别的冷,难道就不能在时间衔接上做的更精准一点吗?

海悦花园的居民们,去年10月,我临危受命来到海悦居委,整整6个月,我知道我肩上的担子 异常沉重。正如我在居民微信群里说的,“我是来重拾信任,重建信心的“”为人民服务是一句 口号,我是来把它落到实处的”。这6个月,我也一直是这么做的,5号楼的微信群,因一例阳性病例而生,也因此让5号楼成为了大家眼中的“VIP”,从第一天进群时全体居民对居委对物业 肆意宣泄着不满,到今天,整个5号楼79户191 个居民真正的融为一体像个大家庭,真正的 家有难大家帮,甚至还自发的想要给物业捐款捐物资,给居委送来了灭菌紫光灯.这就是我一直在做的。

海悦花园的居民们,你们这些年来,内卷太多 了,内耗太多了,这么好的小区,不该是这样的啊!也正是我了解海悦的几乎所有的历史, 我才会选择用我的方式,正确的方式,逐步引导大家走.上一条健康的理性的居民自治道路, 可惜,我一个人带着手下这几位小朋友,力量太单薄了.我想做一个“破壁人”,可我力不从心。

我是海悦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我领导下的海悦 居民委员会不是哪个阵营的居委会,我不是来站队的,我不是哪个阵营用来攻击指责对方的工具。

现在走在小区里,很多我素未谋面的居民迎面而来都会认出我,说:你就是“奔六的小伙”吧,呵呵,我快成海悦的网红了,但我知道, 能有今天,我不是靠的搔首弄姿,不是靠的空喊口号,靠的是我将我的心,贴着大家. 明天,又要布置全员核酸,又要组织居民下楼采样,而小区内的阳性病例和密接21人,只转 走了1个,还是靠私人关系自行转走的。斜土路上连日来停着满满腾腾的大巴,却没有一个位 置,是属于海悦的病人的。甚至今天我接到了一个密接的电话,他悲愤的告诉我,由于一直 没有转运,疾控刚刚打电话告诉他,他已经转阳了. 小区这样的环境,我怎么还可以让我的志愿者

来服务,我怎么还可以让我的居民再下楼,为 什么就不可以等到小区的病例和密接都转运之后再进行全员筛查呢?可是,“上面的指令,是 死命令”,是的,下死命令的都是从没去过核酸检测现场的人,因此而去赴死的,却是千千万 万的一线工作人员志愿者和不知情的老百姓啊. 明天(确切说是今天了),我不会安排一个志愿者到岗,因为我承担不起他们有可能受到风险的责任;我也不会再按响你们每一家的门铃,因为我同样愧对你们质询我的目光;我更 不会让我的社工再疲于奔命,每天裹着一身几星期没换的衣服躺在地板上,他们实在太累 了。我会一个人在采样现场,如果大家还想做核酸检测的话,请自己下楼,请自己排好队, 以户为单位,间隔2米以上。

没有机会发布我已经编辑了很久的一篇推文了,原本想着等疫情过去,我要好好的赞美他们,要好好的让大家记住他们. 海悦居委7名社工、中海物业39名员工、海悦的63位志愿者,请记住我们这109个人吧,我们曾经一起抱团取暖过!

几小时之前,海悦的居民,高喊着“上海加油!”“海悦加油!

我热泪盈眶

如果今晚我还在

我会和你们一起

“海悦一一加油!”

爱满海悦(微信公众号) 发布

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小桃园居委会成员罢工

连续十几天没有增援只有减员,周围同吃同住的一个个变阳转走,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无休,都是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加_上不断的电话微信,能帮大家的真的都尽力了,真的是只要不阳就在继续。

但是现在真的累了,我也有更需要我的家人。大家有困难能自己想办法的尽量自己解决,实在有困难的电联53570304, 今日起所有电话将不再接听。感谢直以来心存感恩的所有人,对深处困境诸多抱怨的也表示理解。

希望大家一切都好

 

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街道小桃园居委会

电话号码:021-53570304

 

社区书记:“上海的防疫政策完全就是混乱"

@网眼八分斋

【曝光最新录音!社区书记:“上海的防疫政策完全就是混乱”】这段居民和社区书记的通话录音,可以侧面反映出上海疫情防控的严重问题!这是孙副总理到了后一个社区书记和居民通话时的哭诉:“我全部都是找一线领导的,现在他们电话都不接了……”、“这是上海市防疫政策的错误!”、“如果是上海市政府再没有好的措施出来,真的是要乱了……”无助的居民,无力的社区,上海疫情的现状和深层次问题远大于目前可见的状态!这段9分17秒的通话录音,听得我脊背发凉,再不果断综合治理,会酿成代价巨大的乱局。

https://weibo.com/tv/show/1034:4754238891556942  https://weibo.com/1747366741/LmL1itU5T

浦东南新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何秀梅

 

对比那个疾控女领导录音里的讪笑,这个女居委书记疲累的哭泣,更能反应出破防后的混乱【土头】2022-04-04

 

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考虑什么事情——上海徐汇永康市民向居委会打电话求救(文字版)

居委会

唉你好哪位?

求助人

唉我是永康路37弄7号的余文明

啊。

居委会

嗯余老师

求助人

我现在受不了了,我现在我自己的药都吃完了,对吧?呃东西也没有了,也没有吃的了,我现在人很很难受。

居委会

什么东西没有了。你昨天昨天你儿子让我帮你爱人配药的时候,您怎么没让我帮您一起配呢?

求助人

我现在人很难受,嗓子疼,温度又一点一点升上来了。

居委会

我帮您送一点那个莲花清瘟颗粒,莲花清瘟胶囊给你。

求助人

呃这个这个我们还有。

居委会

那那我目前为止我居委会只有这这类,药物。

求助人

唉我我我想做CT。

居委会

你想做CT,啊这个不是我最后能够决定的。

求助人

不是我要到医院去看病要做CT。

居委会

我们已经把您的名字放上去了,但是上级部门没有做处置。

求助人

那么这个这个这么长时间都不给我解决,我怎么办?啊看来我只能我等死了

居委会

我也不知道啊,我也不知道余老师。

求助人

那问哪个部分啊你们给我吹吹,我我只有找李伟。啊

居委会

对吧?我的我已经帮您都报了。

求助人

上面报了就完了。报了这么多天,都没有听到你们回应。

居委会

他们没有给我回应。

求助人

没有给你回应你就不管了。

居委会

我不是不管,我还有很多东西我都在报。嗯不仅仅是您一个今天我想办法送走了一个孕妇,今天我再处置一个过世的老人,于老师不是我们不作为,而是我们做了很多事情,我们无能为力,居委会能做的事情我都做到了,居委会不该做的事情我也做到了。

求助人

啊哥们你们既然这样,你们不可以像向上一级的机关反映一下吗?

居委会

我们上一级机关最上面机关就是街道,具体机关我们是反映不上去的,居民可以去反映,你们可以去反映,但是我告诉你上海是上海是12345热线,到现在都是个空的东西。

求助人

这个东西我都反映过了。

居委会

对,您都反映过了,您看有结果吗?您可有结果吗?不是,我语气越来越重,啊我也很着急,我也很愤怒,我也很生气,对啊,但是我们无能为力,我告诉于老师我无能为力,一点办法都没有那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怎么办。现在我面前放的不是您一个,是有一群这样的人群在我面前,就是他们不处置。

求助人

这个情况怎么办?要我们自己来承受。

居委会

我不知道也许哪一天我承受不了了,我先退出了,我也不知道这一天会不会很快到来?于老师我比你更委屈。噢

求助人

这也可也会有这个感觉的。但是我今天打了街道一天的电话都没有接通,我不是不努力,12345我也打过了,110也打过了。

居委会

我知道您都打过了,您看有结果吗?

求助人

唉我也是说没结果。是没结果。

居委会

我也不知道他们到底在考虑什么事情。嗯

求助人

就不能救救我们的老百姓吗?

居委会

我也想让他们来救救,我们的老百姓啊我也想啊。

求助人

为什么?呀

居委会

为什么呀为什么为什么?呀为什么他们会这样?

求助人

唉位置说呀。

居委会

老人老人不管孕妇孕妇不管,过世的老人都不管,嗯连垃圾桶都不管。

求助人

我向市委也反映过了,也一推推出来,是吧?

居委会

李老师,我真的很无奈。我现在我比你更伤心。因为您仅仅是一个家庭,我看到的是无数个家庭。

求助人

啊对。你所谈的一切我很真的很理解,真的很理解。

居委会

你你的情况我以书面的形式都已报过,电话打过无数次。噢

求助人

谢谢你。

居委会

对不起李老师。我无能为力。

求助人

唉算是,我们的国家难道就是这个问题,这个样子。

居委会

为什么上海会变成这样?嗯好吧?

求助人

噢。

转载:知乎、北京大学柯锴

背景:上海失败的街道核心管理模式

“ 80年代民政部从欧美引进了社区工作这个概念,准备自上而下进行推广,但犹豫于交给街道还是居委。于是就挑了一批城市分头试点,最终总结出两个先进经验:一个是以街道为核心的上海经验、一个是以居委为核心的南京经验。经过比较研究,民政部最后认为南京经验更符合国情,于是推广全国。

但上海一直就没变,还是把社区视作街道一级、或者街道与居委会之间的一级。 ”上海特别是浦东新区和宝山区以及其他外围的区,基本都或多或少仍然延续使用“上海模式”。论坛上的说法可能太术语了,很多朋友看不懂。用大白话来说,南京模式是把“社区”作为居委会的辖区来设置,居委会则是一个社区内的基层自治组织机构,居委会负责社区内的社区工作。而上海模式就是居委会的辖区没有专门的称呼,街道办事处的辖区既是“街道”也是“社区”,例如浦东新区的潍坊新村街道,其宣传海报、招牌、机构牌匾都会写“潍坊新村街道(社区)”;这个模式下居委会变成了街道办的传声筒,约等于深圳的“社区工作站”。

南京模式的好处在于社区划分从顶层设计,一开始就通盘考虑一个社区该有多大规模,保障了一个社区不会太小。而且由于社区事务本身不能简单等同于政务,街道办也不会越庖代俎,反过来讲居委会和志愿者本身也是要拿到补贴和经费的,但如果他们实际工作内容反而是由其上级承担KPI,而其自身在法律上并不算上级的下属(法律上来说居委会压根不是政府,跟街道办也没道理形成上下级关系,居委会工作人员身份上就是群众,没必要被官府当公务员指挥),那么就会导致调度不灵、权责不清。

更严重的问题是上海模式下,居委会设置保留了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老小区已有的居委会设置没有什么标准可言,没有通盘考虑。这导致了上海的居委会数量多、规模小、能力弱,社区管理的经费、补贴和KPI都在街道办手里,居委会没能力、没经费、连考核压力和责任义务都没有。这个模式必然无法长久,而上海想出的办法是在街道办和居委会之间设立“基本管理单元”这一新层级来解决问题,实际上是叠床架屋,愈发调度不灵……这次大家也看到了疫情防控的问题,宝山区和浦东新区是大规模推广“基本管理单元体制”的区。

顾村镇有居委会撂挑子,有居委会不知道/不愿意组织分配物资,有居委会歪曲传达政策,有镇、街道办干部防控不力。此次疫情空前严峻,上海的失误是板上钉钉了,从区划角度来说就是这种“给权限不给编制+依赖志愿者和临时工+依赖摊派+盲目合并市辖区+基本管理单元叠床架屋”导致的。

网友讨论来自基层的公开批评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

http://m.womenjia.org/z/202204/2373.html

本文话题:

也许相关的文章:
不政治清算上海渎职官僚和共存利益集团,上海就好不了 北京某三甲医院急诊见闻——漠视死人新常态之堕落到了
热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