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俗市场经济理念阻碍发展战略产业科技
刘仰 次2018-12-05 20:40:04
庸俗市场经济理念阻碍发展战略产业科技
若按市场经济原则,中国当初就不该研制原子弹。那时候中国那么穷,花那么多钱研制原子弹,有必要吗?即便不穷了,富了,花钱研制原子弹成功了,你用过吗?既然不用,研制出来了干吗?看着舒心?舒心值多少钱?不用就没效果,没效果就没效益。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研制原子弹完全就是亏本买卖,干嘛费那劲?(反面小丑案例:满遗金庸抨击中国研制原子弹)
研制原子弹是另一种判断思路。我们看到别人用过,效果很厉害,别人还威胁要对我们使用,所以我们决定自己也必须要有一个。再穷也要有条打狗棍,否则,万一被狗咬了,找谁说理去?研制原子弹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是利润和经济效益的问题,它是国家安全问题,是不能被人讹诈。在这个问题上,面对市场经济原则,我们必须大喝一声:闭嘴!退下!这么做,对吗?当然对。
你如果是个小老板,打算开个餐馆,当然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办事。面条不好改水饺,海鲜不好改火锅,哪个赚钱改哪个。赔钱的买卖,大大小小的老板都不会干。市场原则是铁律,利润就是唯一动机,其他都少废话。但是,陈毅元帅当年说原子弹:当掉裤子也要干!根本就是和市场经济对着干啊。
小国家没办法,只能做大国的附庸和跟班。作为大国,必须有牢固的战略产业。战略产业事关国家前途命运和安全,战略产业就不能完全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谁来承担战略产业的重任?当然不能指望各种小老板、大老板、洋老板,只能由国家政府出面。这个道理似乎很简单,但近几十年来,这个道理很多时候被别人忽悠得忘记了,二糊了,犹豫了,于是麻烦来了。
比方说当年的大飞机。洋人说,你们中国若想研制大飞机至少得三十年,投入还很大,赶超还未必赶得上,万一研制失败,投入的钱颗粒无收。不如给我们做转包,立马就能赚钱。至于要用大飞机,向我买呀!比你自己花钱研制肯定又快又好。于是,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再比方说“互联网”,信息产业。洋人说这是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全球化的大舞台,是新的赚钱方式,信息产业将引导国民经济等等,完全是市场经济原则下的美好前景。于是我们有些人相信了,接入因特网,跟着一起发财。但是,我们似乎忘了,信息产业一方面事关国家信息安全,另一方面还事关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安全,它能完全按市场规律办事吗?
如果我们想自己拥有信息产业中的各种顶尖技术,就要花很多钱,花不少时间。若按照市场规律,别人已经有最好的了,你何必还要花大钱去开发?开发出来也不过就和别人一样,还不如省下开发的钱,直接买别人的就行。就好比说曾经有人声称:这个世界上米国一家有原子弹就可以了,中国不必再守着根本不会用的原子弹,反正米国也不会对我们中国使用原子弹。造不如买,买不如租,就是市场经济的逻辑。
等到有一天,米国突然说:不卖给你了。等到突然发现:在别人的网络空间,我们的话语权完全被压制,别人的话语权每天都红白喜事吹吹打打、锣鼓喧天,我们想说点正经事,扯开嗓子自己都完全听不见时,才突然意识到,这个市场经济原则是不是别人给我们下的套啊?还好,能够意识到总比完全忘记强。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按市场规律办事,个体户小老板都懂。但国家不应该只有个体户小老板的眼界。大国应该有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目光。国家应该有自己掌握战略产业的宏大理想和果断行动,然后吸引小老板、大老板、洋老板们跟着抬轿,而不是国家顺着老板们的指点随波逐流。要牢固树立战略产业的坚实地位,要占领全球战略产业的科技制高点,还得有陈毅说的“当掉裤子也要干”的决心。只考虑眼前利润就太low了。子曰,那是“小人”。小人是天生的,不用教。大人、君子是后天的,不能用小人原则来培养。
米国军费占全球一半,算计的绝不是军事投入的利润。它算计的是如何靠强大的武力,把米元撒到全世界。米国一位将军在他们的军校里说:哪个狗娘养的如果不收这张几分钱印出来的绿纸,小伙子们,你们就TM该上场去揍他了。米国欠了全世界那么多钱,算计的是如何赖账。
我们要掌握自主的战略产业,要避免米国用高科技掐我们的脖子,目的不是要像米国一样撒泼,而是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在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上,古往今来,我们从来不相信任何人,只相信自己。(原文标题:《市场经济与原子弹》)
关于造不如买和科研攻坚的一个小故事
十几年前了,那时候中国准备上马高铁,期间发生了很多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我的一个大学老师有幸参与了其中一个小故事,事儿是不大,不过也能反映一些现实状况。
建高铁不光需要车辆技术,还需要很多配套技术,其中一个就是对铁轨情况的监控。高铁对铁轨的平直度,偏斜度,扭转度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光建的时候要高精度,日常使用时也要经常监控和保养。那问题来了,要如何快速精准的测量获得几千公里长铁轨的各种空间参数呢?拿人一米一米量过去么,那肯定不行。答案是激光测量,把测量用的激光器按在动车的下面,一走一过就能测量到铁轨的各项参数了。
这项技术倒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国内当时也有相关的技术。只不过那时候国内的激光测量技术都是针对国内普速铁路的,设备体积大,功能单一,精度也不高,更不能适应高速工况。而高铁所需要的激光器和测量设备,那时候只有欧洲和美国的几家公司才有。美国嘛,有些相关专业的同学可能知道,高性能激光器一直都是对中国禁售的,偶尔有一些相对低性能的要卖也是需要特批的。而欧洲人则是坐地起价,他们知道中国高铁这种高精度且大批量的订单是别无选择的。具体来说,两个激光器加后端数据处理,这一套设备直接要价8万欧元,不还价,而且后续维修保障服务必须由他们的人来做。
可能有人觉得8万欧也不贵,但他们卖给别国的价钱才3到4万欧一套,这是直接涨了一倍。虽然这相对于高铁动车的整体技术来说,确实只是一个小问题,就算直接买也可以。不过铁道部也不傻,一边和欧洲谈另一边就找到大学里来咨询相关技术。当时我那老师所在的课题组就是研究激光测量的。领导问他们有没有信心仿一个出来,课题组主任胸脯一拍没问题。领导很高兴,又说那赶在谈判结束前搞出来,给你们三个月时间行不行?课题组主任头一低还是再研究研究吧。
开个玩笑,其实当时算是上头交代下来的一个任务吧,行也行,不行也得行。但是对课题组来说,最大的困难是他们从来没见过这种高铁测量设备。虽然技术原理大家都懂,但是从原理到实际应用,这里面的门道可就没那么简单了。当务之急是弄一套欧洲的设备回来看看,眼见为实嘛。结果这一步就耽误了很久,欧洲人也不傻,对设备管控很严格。最后好不容易只搞到了半套设备,就是只搞到了两个激光器,后端的数据采集处理设备没搞到。
此时已经离谈判的节点只剩一个月多点了。拿到激光器,课题组傻眼了。这激光器整体是高度整合在一起的,体积很小,外观就是个方形的大铁棍子,类似镇尺,根本看不到内部结构。拿去照X光,里面零件太多,也看不清具体结构。没办法只能拆,好不容易打开外壳,一拆更傻眼了。这玩意为了高集成度和增加耐用性,整个内部都是用特殊的树脂固定起来的。就好比水泥里的钢筋,你很难把它无损的拆出来,而且拆出来之后就破坏了原有结构,也没法恢复。
对于激光测量来说,原有的光路结构是非常重要的,偏差一点点,哪怕零点几毫米都会严重影响测量结果。这也是为什么这玩意要用树脂完全固定住,不仅要对抗各种震动,还要抗住热胀冷缩。而且欧洲人这东西可以用一个激光器同时测量铁轨的平直度偏转度和扭曲度,也就是三个自由度同时测量,其中的光学结构更是复杂很多。
起初课题组的想法是一比一,按照原来的仿一个就好。现在不行了,只能把原件彻底拆开,剩下基本靠猜,猜这个零件是干嘛用的,猜这个光路是怎么摆的,猜它的具体测量原理,然后在实验室里自己搭一个实验平台,模拟它的原理和技术。因为原件已经损坏,而且没有相应的后端数据设备,就连原件的测量结果和测量方式也要靠猜。而最难的是原件所用的高性能全固态激光器,这玩意才是真技术壁垒。
时间紧任务重,当时整个课题组可以说是全员007,基本都是吃住在实验室。最后终于赶在谈判节点前几天,弄出一个仿制品。这个仿制品其实挺粗糙的,还有很多小毛病,但是最重要两点,国产全固态激光器性能和实验室内测量精度都达到了原版的水平。业内人都是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这个产品最难的两点已经被攻克了,其他细节都锦上添花。
成功仿制之后,连忙赶制了4个成品,两个拿去做实际的轨道测试,两个给谈判人员带去欧洲。成品拿出来往谈判桌上一摆,效果立竿见影,对面一下就有点懵,态度一下就软了。当然对面也不傻,对成品的效果也是将信将疑,于是采取拖延战术,想进一步摸清我方的实际效果。又过了几天,实际测试的结果来了。实际应用中确实和原版还是有差距,整体来说能有原版的70%到80%吧。但是在谈判桌上已经足够了,对方再也不敢放狠话了。毕竟三个月就能这样,三年之后谁能想到会什么样呢。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仿品的价格。本来课题组研究这个也不是为了赚钱,但为了谈判需要,需要一个价格。当时课题组里最狠的一个人提了个最狠的价格,8万,人民币。考虑到这玩意物料和加工成本也就2万左右,课题组内都觉得8万人民币够狠了。把这个价格报给领导,领导笑了,说你们这个太便宜了,人家会觉得你在开玩笑,在恶意竞价。最后报给对面的价格是3万欧元。后来课题组的人听到这个价格,纷纷表示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当然谈判也没这么简单,后来一系列扯皮之后,对方给出了3万多欧元的价格,最终算是成交了。而课题组的仿品压根也没有生产上市过。十几年过去了,随着各种技术的发展,那时候砖头大的设备,现在可能都集成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设备上了,价格也是便宜的不忍直视。就连一些手机都有激光测量了。但是值钱的到底是这个东西,还是背后的技术,这点还是要分清的。大多数时候可能确实是造不如买,但是造不出的东西,那肯定也别想正常买到。
aa01:重点就在于自己照着做一遍。要自己会做啊。
说个我身边的例子,虽然和主题比起来十分的微不足道:
我和我合伙人当年就出现过这样的分歧——我和他说我们应该自己掌握从设计到制作到生产的全部流程才行,他当时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他和我的说辞是“你会做,别人也会做,总有比你做得好的,我们只要把资源整合起来不就行了,你要把眼光放长远,当老板的自己干活永远没有出息的。”
结果后来执行他想法的时候我们处处碰壁——你空有一个授权和设计,制作上每个环节都能卡你脖子,他觉得可以不必重复造轮子,有外包工作室可以拆件,就交给工作室,结果要么拆的件不对,要么别人掌握了核心的生产拆件技术,一套价格开2万,不带还价的,反正你不拆也生产不出来,涂装1万一个,不带修改的,涂完一次结束,交流都不和你交流,生产更别说了,时间工厂说了算,想延期就延期,想塞单就塞单,反正你什么都不懂,核心技术一概不掌握,工艺?不改的,你签板都签了,你说流程你不熟悉?那是你的问题。
结果搞了几次我就和他分家自己干了,和他一起干的时候他天天骂工厂天天骂外包,说别人黑心,坑他钱,但是又一点办法都没有。
后来我自己出来干边学边干学了三年的3D建模和拆件,搞清楚什么叫减重,为什么要减重,什么叫包胶,注塑和铸钢的基本原理。以及打样的流程,结果发现不掌握技术别人连最简单的3D打印都要坑他——和他一起搞了3年,他一直是用翻模树脂件上色样的,三套翻模树脂件5000,打印1万,生产拆件2万,打印和他说3D打印的高精度树脂不能上色的,确实我们收到的高精度树脂也都很粗糙,红蜡虽然精度高但是很脆,而且红色的根本无法上色,所以打样一直是这么贵的。
后来我自己研究拆件自己买打印机和同事一起试验,发现高精度树脂完全够打样,打印商说精度不够纯粹是因为打印时间调得快而且调低了精度,这样出货快。而自己拆件自己打印自己做打印的成本大约比打印商便宜了60倍,时间上节约了三倍。
想想之前被打印商坑了三年的日子,真的觉得不掌握技术,你在别人眼里就是肉鸡。
这种项目的性质是不一样的。
通俗来讲,就是别人出钱给你积累经验,这个经验是很有用的。
制造业不管你要入行还是自己做,都要有生产和开发经验,但是一般来说你都要在工厂熬,熬出头了才能参与到项目比较核心的技术,这样才能学习。
当然,如果是很有钱的人,可以自己烧钱做一个项目然后学习经验,我们把这个叫做教学费。
不要说出钱让你开发一个东西这种天方夜谭的事情了。一个新人如果遇到甲方肯让他全权负责一次OEM,就可以算中彩票了,这叫甲方出学费让你积累经验。
而遇到楼主说的例子,就等于是别人出钱让你学经验和创新技术,这个经验和技术是很有用的。而我们的制造业这么多年也是这样一点点起来的。
评论:
现在高铁激光测量这块,基本都国产化了国内有十几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家,。无他,市场太大了。铁路和地铁都要用,甚至连BRT都用上了,不光在线测轨道,还有在线检查地铁高铁BRT的车轮磨耗,接触网磨耗。
爹有娘有都不如自己有,更别说敌人或者对手有了
我不喜欢京东方,但我承认京东方有存在的必要
以前加工石油,石油里面最重最差的组分是渣油,听名字就知道,好东西都蒸馏出去了,剩在锅底的渣一样的油。但是进口石油贵啊,渣油也要想办法加工来用。办法就是给渣油加氢,让它和氢气反应,生产出轻质的柴油、蜡油组分来。渣油加氢的沸腾床反应器,当时技术掌握在老外的手里,然后就是大家都听说过的“报个天价给你,不怕你不买”的节奏。啥样的天价呢?一台泵,卖你一个亿,一口价不接刀。当时血压就拉满了。
每次谈到这个话题,我就想起老爹跟我讲的加氢反应器钢材的事情了,因为是特种钢材,当年日本神户能干,国内不能干,所以日本卖中国十万刀一吨,后面中国咬牙让宝钢还是首钢把这钢材搞定了,价格降到五万一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