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天下 > 历史真相 > > 正文

邓小平:倡导知青上山下乡以插队为主要形式的第一人

甘核平 2018-12-03 17:26:37

火草看了这篇文章,觉得很好笑,这是拍马屁,还是明粉实黑啊?不管怎么说,文中所述的邓小平与知青上山下乡的关系,还挺有意思的。

《老年时报》编者按:2008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又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兴起40周年。无论是纪念前一个30周年,还是感怀后一个40周年,知青们都会铭记一个伟人,同时也是一位家有三个知青的父亲——邓小平。时光按着它的节奏从容地流逝,时间却改变着诸多事物和人们的内心,但我们对邓小平他老人家的怀念之情始终没变。谨以此文,与知青朋友们共同缅怀这位伟人和知青的慈父。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知青上山下乡40周年之际,知青一代对邓小平——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怀念,更加深切。是邓小平积极倡导并组织知青上山下乡,也是邓小平顺乎民意顺乎时代潮流,结束了知青上山下乡。

邓小平是“文革”前中央决策层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以插队为主要形式的第一人

有计划有组织地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始于1963年。当时中央设想,不能在城镇就业的青年学生,可安置到农场、牧场、林场、渔场。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出现了难题:一是城镇需要安置的青年学生多,而农场的容纳力不足。二是安置到农场的费用过大,国家财政承负太重。于是,安置方向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任党的总书记的邓小平,在总结天津等地做法的基础上,在中央决策层最早提出城市知青下乡从插场为主,改为以插队为主。在1963年7月9日召开的各大城市精简职工和青年学生安置工作领导小组长会议上,时任副总理的谭震林讲:插队安置,邓总书记想了很长时间了。周恩来总理也在这次会议上说:插队本来是小平同志提议的,我赞成。

邓小平在1964年1月9日主持中央书记处会议听取中央安置领导小组汇报时,比较集中地谈了他对插队问题的看法。

首先,邓小平是从经济上思考这一问题的。他算了一笔账。插场每人大致需要1000元,每年要安置100多万,这就需要10个亿。这怎么得了,不能走这条路。用插队的办法,每人给的安置费不到200元。可见,邓小平倡导以插队为主,是从国家财力状况出发而定的。这与“文革”初,毛泽东主席主要从政治考虑倡导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不同。

第二,邓小平对知青插队是有长期打算的。他指出,以插队为主的城市知青上山下乡,是一件长期的大事。长期,究竟有多长?实际上,周恩来已要求作15年的规划。邓小平提出,要把安置知青同治山治水治碱结合起来,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由此可以推想,如果没有发生“文革”,知青上山下乡仍会继续下去的,起码是15年内不会取消这一大政策。历史的实际发展实在出乎人们的预想。1978年,正是周恩来要求制定知青上山下乡15年规划的第15个年头,知青上山下乡却无可挽回地走入绝境。

第三,邓小平提倡插队知青要积极发挥作用,而且确信知青会发挥出积极作用的。邓小平要求知识青年必须要有知识,要为他们提高知识水平提供帮助。他主张,知青下乡前要搞培训,要给以本领,给以技术。到了农村,要供应知青们报纸,报上要加些农业方面的知识。这样,知青们不仅在传播文化科学知识上起作用,经过锻炼,在政治上也会起作用。

第四,邓小平主张对知青进行理想教育。他没有把下乡知青看作为普通的劳动力,而是十分看重对知青进行理想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认为,给知青以理想,去改造自然,使知青们感到有了奔头。如果不搞理想,单是让知青们当个农民,是巩固不下来的。

“文革”前的邓小平的政治生涯与“文革”前的知青上山下乡呈并行展延之势。邓小平在党的总书记的职位上,为推动知青上山下乡的有序有效开展付出心血。这一情形在“文革”中和“文革”后发生了颠倒。“文革”初期邓小平被打倒之时,差不多正是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狂飙骤起之日;1975年邓小平又一次复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步入退潮期;“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再次复出,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迅速结束。这种此落彼长、此长彼退的对应关系的呈现,完全是一种深刻的必然。

我们一分钱也不挣,和你的转发一样,全志愿,都在努力捍卫新中国

http://m.womenjia.org/z/201812/867.html

本文话题: 文革 邓小平

也许相关的文章:
邓小平重外孙张师嘉在抖音上大肆炫富,这家人都不是好 个别“老一辈革命家”丧心病狂,连亲侄女都奸污
热门
返回